胡锡进:英国新首相竞选过够嘴瘾 上任该干正事了

特拉斯已经成为英国新首相,尽管她尚未就中国政策做新的表态,但鉴于她之前说过太多对华强硬的话,分析人士普遍不认为她任首相期间英国与中国的关系可能改善。英国已经脱欧,美国成了它的“唯一依靠”,伦敦进一步追随华盛顿的对华政策似乎顺理成章。

▲伊丽莎白·特拉斯。

对中国强硬的主张如今在欧洲很流行,德国这方面的声音也很活跃,宣扬“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是德国金属和电气行业雇主协会主席沃尔夫近日对媒体表示,德国近期内几乎无法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这不可想象”。他说,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已经存在”,而且是“巨大的”。他认为如果台海局势升级,德国经济界几乎无计可施,因为无法立刻重新安排供应链。“你不可能为此做好准备……人们常说:我们今天从中国拿到的东西,以后就从其他地方进口。那么,这些地方是哪里呢?”他表示,这些要求立刻重新安排供应链,重新安置德国在华工厂的呼吁“完全是不现实的”。

沃尔夫同时是德国汽车供应商,他说出了德国经济与中国紧密交织的实情。德中贸易2021年高达2453亿欧元,这是多么巨大的利益。

欧洲国家在政治上追随美国,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刷刷存在感,也就罢了。我希望特拉斯也是这种“过嘴瘾”的政客。如果把政治分歧朝着经济领域侵入、渗透,欧洲国家真没这样的资本,那只能是他们好日子过多了,逞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伊丽莎白·特拉斯。

从大局上讲,西方繁荣,是消费全球资源和市场的结果。早年西方靠从殖民地直接掠夺,之后他们通过科技和综合优势,以市场经济的方式主导了全球资源和财富的流动,朝着他们集中。现在他们虽然感受到一些竞争,但仍然处在全球发展链条的上游,占尽优势。

欧洲现在跟随美国全面制裁俄罗斯,而俄罗斯是资源超级大国。一些欧洲政客也开始宣扬与中国“脱钩”,而中国是市场超级大国,也是全球供应链重镇。西方如果对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关起门来,缩小开放规模,他们的财富源头就会萎缩,技术优势的辐射范围大为收窄,他们的好日子一定会因此打折扣。

认为“脱钩”可以让西方维持自身优势地位,这是幻想,欧洲如果那样做,只会加速衰落。特拉斯竞选时说了很多狂话,不仅针对中国,连对英国的长期盟友法国也出言不逊。她还表示在必要时会按下核按钮。希望她主政后,回归现实。英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她虽有做“新铁娘子”的心,却无撒切尔夫人的命,她不能带英国到太平洋这边来惹是生非,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了。好好发展英国吧,这是他们真正的当务之急,而中国可以是英国实现发展的伙伴。


英国新政府豪掷千亿,能填补高能源账单么?

欧洲刚刚经历了一个焦头烂额的夏天,接着将迎来更为凛冽的寒冬。除了俄乌战争、极端高温、肆虐的山火和历史性的干旱以外,不断“升温”的通胀正困扰着这片大陆上的人们。

在英国伦敦创业的中国女孩张潇云,如今要给合作的会计师和律师付出额外的15%费用,只因对方明确表示,因通胀严重,他们要涨价。同在伦敦开书店的中国人李瞬,他的多数顾客恰好是因通胀而失去额外购买力的年轻人。为了节约成本,他退掉了放书的仓库,将几千本书堆在家中。

如今,比经营压力更大的是生活成本:从1.5英镑(1英镑约合8元人民币)涨到近3英镑的薯片,从3英镑涨至7英镑的黄油,还有上涨至少50%的电费和天然气账单……

◆英国超市里的食品价格 摄影:其然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欧洲其他国家:今年以来,高通胀席卷欧洲,欧元区8月的年通胀率达到9.1%,再创历史新高。高通胀从疫情、俄乌战争和能源问题中来,将加剧欧洲经济衰退风险,但无人知道它将持续到何时。

为了应对通胀,有人不再添置新衣,有人减少洗澡,各国政府也紧锣密鼓制定救助和调控举措,尤其是新官上任的英国首相特拉斯。但观察人士指出,在外部条件难以立刻改变的情况下,摆在欧洲各国首脑面前的只剩下一种选择:尽一切办法帮助消费者。

旅英中国创业者不敢长租店铺

在张潇云眼里,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老邦德街(Old Bond Street)是一条“傲娇”的街道——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奢侈品和顶尖设计师的品牌店。放在以前,成立时间较短的品牌集合店是没有资格入驻的。

◆英国伦敦邦德街上的名牌珠宝店。

但现在不一样了。去年年底,她短期租到了老邦德街后面的一家店面,在两家国际著名珠宝品牌旁边做了为期七周的“快闪”营销。为了获得这一机会,张潇云向中介提交了各种背景资料、呈现方案,还做了一次PPT展示。但她感觉,这是因为在英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老牌商业街部分店铺长期空置,“受现实压迫”后放下了身段。

今年,张潇云再度收到伦敦另一条老牌商业街的橄榄枝,据说有不少空置店铺可供她选择,但她不敢长期租下店铺,“现在英国经济不好,大家的消费意愿较为低迷,身边很多创业的朋友也不太敢下手”。

◆位于东伦敦Walthamstow的露天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英国经济增速将在今年下半年明显放缓,并在明年成为七国集团(G7)中最疲弱的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分别为3.2%和0.5%。

市场研究机构Gfk的数据亦显示,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以及通胀率高企,今年8月英国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已下跌至近50年来的最低水平。

同在伦敦经营线上书店的李瞬,近几月来也压力重重。他的书店主营游戏书、漫画、宗教学、文学类小众书籍,去年年初开业后,由于英国仍在陆续实施疫情管控,书店生意相当好。他表示,因为线上书店无需出门选购,加上人们在疫情封锁期间有了空闲,可以享受平日无暇顾及的娱乐活动。

◆2021年2月,英国正在实行第三次疫情封锁,邦德街的服装店全部关闭。

但在今年2月,当英国宣布全面取消新冠防疫限制后,书店营业额开始“断崖式下跌”,几近腰斩。据他观察,不少英国人经历了近两年的疫情封锁,开始尽情玩乐、购物,线上消费相应减少。

待到销售情况稍有好转时,通胀却愈演愈烈。据李瞬了解,他的主要顾客不算富裕人群,多数是学生,近几月的物价上涨对这些人的购买力影响很大,“他们手中的钱可能刚够生活,如果有余钱就可以拿来娱乐。但现在困难了”。

为了让书店更容易在搜索引擎里出现,李瞬开始调整书店品类——这家原本针对游戏、漫画爱好者的垂直品类书店,如今增加了二手书和一些畅销书。

李瞬还退掉了原本放书的仓库,将数千本书堆在家里,这样能省下每月400英镑的租金。他笑称,幸好现在租住的房子还算大,和几千本书共处一室,“走路都要横着走”。

英国三分之一家庭将面临“能源贫困”

张潇云坦言,比起公司经营的压力,生活物品的通胀让她压力更大。“超市里几乎每种食品都在涨价,日常支出增加很明显。”她说,自己喜欢的一种薯片已从1.5英镑涨至近3英镑;原本花20英镑能买到够吃两三天的菜,“现在同样的钱已经买不到什么了”。

李瞬也直观感受到了生活成本的飙升。他告诉《凤凰周刊》,自家附近的超市自3月起,一盒6支装的速溶咖啡涨了四分之一;一块黄油从3英镑涨到7英镑。

◆英国食品店里的水果,价签上是每公斤水果的价格。

生活成本普涨的背后是不断飙升的能源价格。英国国家统计局8月底表示,截至今年8月的一年中,英国天然气价格上涨近96%,电价上涨54%。

◆2022年4月,人群在英国首相府外抗议保守党政府,指责后者未能处理好高通胀问题。

张潇云用“心痛”来描述看到能源费用账单时的心情。她的快闪店是去年圣诞节期间开业的,她此前预计,营业7周的电费会在2000英镑左右,但年初恰逢第一次电价调整,等到2月营业结束时,她收到的电费账单高达5000多英镑。她的家用电气费账单,也从原来的不足100英镑涨到了150英镑。

李瞬向“全球报姐”介绍,英国能源公司的价格分为包月套餐和灵活收费两种,他选的是固定价格的包月套餐,价格从140英镑涨到160英镑,涨幅尚可接受;但他的一位朋友按照每月实时价格“灵活缴费”——根据近期收到的涨价通知,朋友下月估计要交总计500英镑的电费和气费。

雪上加霜的是,燃气公司发出通知,今年10月和明年年初可能会再次调价。因此摆在李瞬朋友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是继续“灵活缴费”,每月交一笔无法预测、但可能越来越贵的账单,还是在如今的价格高点签下一个包月套餐?

与此同时,今夏有人发起“英国人别付钱”运动,旨在让人们加入抵制涨价的队伍,从10月1日起不再向能源公司缴费。

该运动的活动人士杰克·凯布尔告诉西班牙《起义报》,他们吸引到约10万人参与其中,因为人们无法忍受能源费用的大幅上涨,“过去12年来,这些费用一直在上涨,尤其是最近两年”。

到了秋天,英国人的能源开销将进一步水涨船高。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8月26日宣布,将在10月再次上调能源价格上限,这将导致英国每户家庭的平均能源支出上涨80%,每年达3549英镑。由于英国人大部分天然气需求都是在10月至3月的寒冷季节消耗的,加上Ofgem将从明年起每三个月调整一次能源价格(现在是每六个月一次),这项支出或将进一步提高。

◆2022年8月,英国宣布将能源账单封顶价上调80%,中低收入者将成为能源价格上涨中受伤害最深的人群。

如此一来,据英国慈善组织“国家能源行动”预计,届时面临“能源贫困”的英国家庭将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高达890万户。按照该组织的标准,如果一个家庭的能源支出占到其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就属于“能源贫困”。

能源涨价也使李瞬书店的物流成本增加了不少。他算了一笔账,连涨幅不多的国内运费,首重也从7英镑涨到9英镑。而这些成本,都要由他那些手头并不宽裕的顾客买单。

在生活中,李瞬尽量在家做饭,也不再添置新衣。英国《太阳报》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10%的英国受访者因油价高企而取消了夏天的出游计划,约7%受访者因生活成本增加而取消了探亲计划。

英国皇家金融公平信托基金会的一项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英国家庭减少了炊具和烤箱的使用,三分之一的家庭减少了淋浴次数,二分之一的家庭调低了暖气的温度。

就连英国人最爱的酒馆也面临关门风险。英国6家最大的酒馆和酿酒公司称,一些酒馆今年需要支付的账单增长到原来的三倍以上,这将带来更大范围的生活成本危机。

英国新政府豪掷千亿对抗能源账单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今年7月同比上涨10.1%,创198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英国央行预计,CPI到10月或涨至13%。花旗银行发布预测称,到明年1月,英国的CPI涨幅将达到18.6%的峰值。

英国上一次出现如此严重的通胀还要追溯到40多年前。上世纪70年代的原油价格暴涨一度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大通胀。1976年,当时的工党政府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借款39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86亿美元)以稳定英镑汇率。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李冠杰向“全球报姐”指出,目前英国出现严重通胀,主因是过去两年多的疫情打断了英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在疫情期间曾颁布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其中直接发给民众的现金超过1000亿英镑,“这些超发的货币仍需要时间来消化”。

另一方面,他分析说,由于英国能源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政府不直接调控价格,因此油气价格波动会直接反映在民众的账单上。而多国疫情结束后社会生产对能源需求增大,加之俄罗斯今年以来削减对欧洲出口天然气,使得国际能源价格一路走高。

李冠杰指出,作为能源出口国,英国经济会从国际油价的上涨中受益,而普通人受到的冲击较大,“但英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其他国家不同:一旦出现能源价格上涨,政府会通过别的途径征税,再补贴给民众”。

9月6日走马上任的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将第一把火瞄准了眼下迫在眉睫的问题——能源账单。

◆9月5日,特拉斯当选保守党党首,接任英国首相一职。

特拉斯已起草计划来锁定英国家庭电力和燃气的价格上限,预计为2500英镑,低于此前Ofgem公布的3549英镑。新政之下,能源公司采购价波动和消费者付费之间的差额或将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由英国政府在未来10-20年内偿还给能源公司。针对企业的救济举措则较为复杂,或将落实在商用能源价格减免上。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这方面的补贴总额预计将达到1000亿英镑,最终数额取决于国际能源价格的波动和针对最贫困家庭的补助力度。如果加上补贴企业的金额,这笔预算将会超过1000亿英镑。

报道称,新政府不会通过加税的方式来筹得这笔钱,因为特拉斯在竞选期间就放话称,“将从任职第一天起减税”。考虑到特拉斯还曾宣称要增加国防预算,对于英国政府来说,1000亿英镑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英国财政研究所所长约翰逊(Paul Johnson)指出,能源价格或将在未来三四年内保持高位,意味着这笔补贴会成为政府长期开支的一部分。

特拉斯当选之际,英国政府借贷成本升至8年来的最高水平,十年期债券收益率升至3%以上,反映了市场对政府将借贷更多的预期,但也意味着未来政府借贷会愈加昂贵。

特拉斯竞选期间的承诺还包括,主张暂停增加国民保险税和企业税,并暂停征收用以支持英国清洁能源转型的“绿色能源税”。她还计划在英国各地建立“低税收、少规则”的创新区域,意图刺激经济增长。英国智库“政策研究中心”主管科尔比(Jill Kirby)评价说,特拉斯的做法能吸引和留住海外投资,撒切尔时期的低税收政策曾取得过相应效果。

英国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给出了相对乐观的预期,称随着新能源供给措施的调整,如将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价格“脱钩”,能源成本将会降低;经济增长也将缩小整体债务与经济规模的比例。

李冠杰认为,今年俄乌冲突导致的油价波动已到顶峰,未来势必会往下走,“倘若欧洲能重建全球能源供应链,在今年年底前将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二,欧洲的能源危机将能解除”。

另一方面,随着英国疫情管控完全放开,政府不再“放水”,让经济回归自由市场运行的规律,一切会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他判断,导致目前通胀的疫情和战争两个因素都不会持续太久。

“英国对经济发展有长期观察,对于周期性出现的经济危机有着较为成熟的预判和处理能力。”李冠杰指出,“加上其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相对于法国和德国来说,它应对此轮经济危机的举措会更为有效。”

但在9月5日,英镑兑美元跌至198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英镑仅能兑换1.1475美元,反映出了英国经济的严峻形势。除了美元持续上涨的因素外,能源危机、新政府即将颁布的经济政策,乃至英国央行能否抑制高通胀的不确定性,近来都加剧了英镑的疲软。

德国老人“退休贫困”恐将加剧

英国并非唯一一个面临高通胀的欧洲国家。生活在德国柏林的青山告诉“全球报姐”,过去两个月,他明显感到物价上涨,以常点的寿司外卖为例,过去40-50欧元(1欧元约合6.9元人民币)能让两个人“吃得舒服”,如今同样钱点到的分量“完全吃不饱”。

过去大半年间,周围朋友经常抱怨餐馆菜价上涨,有孩子的家庭更是感到生活开销增加;有人以前常去中档超市购物,现在只能改为折扣超市。

对青山来说,日常的最大变化是开始节约使用热水——他家的水龙头常年开向热水方向,平时刷牙、洗脸、浸泡餐具都用热水,但最近,他有意将水龙头拨到凉水一边。

德国将热水和天然气费用算在房租之外的“暖租费”里,青山曾收过高达1000欧元的暖租费账单。如今能源价格高企,德国政府也推出多项节能举措,青山抱着“为自己省钱、为社会省气”的想法加入其中。根据德国《商业内幕》杂志的一项调查,德国居民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开始像青山一样节约能源。

德国汉堡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周睿睿注意到,为了节约能源,汉堡一些游泳池已经暂停营业,因为德国的泳池大多是恒温泳池,所需能耗较大。

今年夏天,德国政府为鼓励民众使用公共交通,推出了9欧元的特价车票,购票者能在当月内任意乘坐全国范围内指定线路和位席的公交和火车。周睿睿告诉《凤凰周刊》,因为近期机票价格昂贵,她感觉到乘坐便宜交通工具的人多了不少。今夏她乘火车出行时,车厢总是满满当当,有时连走动的空间都没有。

◆德国科隆中央车站,人们在等待乘坐火车。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8月底的初步估计,德国8月的年通胀率从一个月前的7.5%升至7.9%,回到今年5月的历史最高水平。

青山没有车、房,也没孩子,出行主要使用公共交通,购物也不频繁,加上职业生涯处于上升期,生活较为稳定。他认为,自己属于受通胀影响不大的人群。

但他提到,德国存在“老年贫困”现象。德国联邦政府家庭事务、老年、妇女及青年部2021年底公布的一份报告称,该国80岁以上人口中,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月收入或养老金不超过1167欧元(单身家庭贫困线为1074欧元)。低收入的高龄人群中,女性占比高达26.1%,男性仅为16.9%。

早在2017年,德国经济研究所(DIW)主管弗拉舍尔(Marcel Fratzscher)就预测,未来10到15年间,德国老年贫困人群数量会显著提升。而今的通胀将让这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受到进一步冲击,其中老年女性尤甚。

市场调查公司Gfk的数据显示,由于能源危机和高通胀,德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创下1991年有调查以来的新低。Gfk消费者行为专家布克尔(Rolf Bürkl)说,为了付得起急剧增加的能源账单,德国人也开始存钱了。

◆2022年6月9日,汉堡码头工人罢工,身后标语写着“阻止通胀这个魔鬼”。

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经济主管蒂莫·沃尔默斯豪瑟称,德国人在疫情期间积累了约700亿欧元的储蓄,但从2021年底起到2022年第一季度已消耗完毕,第二季度仍保持消耗趋势。他认为通胀飙升是其中主因,而且目前看不到尽头,这意味着在今年余下时间里,个人消费无法再拉动德国的经济增长。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环比上升0.1%,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0增长;同比涨幅上修至1.8%,高于初值的1.5%。

有媒体称,即使第二季度就受到能源危机的困扰,德国经济还是展现了顽强的韧性。

但即使再具韧性,这种势头也难以为继。德国央行8月29日表示,德国经济恐将在今年冬季陷入衰退,连续5个月超过7%的通胀率很可能在秋季达到10%。德国央行称,随着一揽子纾困措施在9月到期,通胀率可能再次显著上升;另外,法定最低工资的提高和欧元的贬值也将在未来几个月造成额外的成本压力。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LBBW)首席经济学家克雷默(Moritz Kraemer)则预计,明年德国的经济增速将为负数。他指出,如果俄罗斯全面关闭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德国将出现“非常严重的经济衰退”。“衰退”意味着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

◆2022年8月2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马格德堡大学时,人们抗议通胀能源危机和贫困,指责政府工作失败。

受能源危机影响,德国政府7月颁布法令,允许部分关闭的煤电厂和石油发电厂重新投入使用,以节省天然气。这意味着欧洲推行多年的能源结构转型在危急时刻走上了“回头路”。

周睿睿观察到,如今德国社会针对能源和生活成本不满的声音增多,朔尔茨政府的满意度也急剧下降,但相比英国,德国的民意尚为克制,没出现大规模抗议的情况,“如今天然气短缺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是德国人自己的选择。更何况,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更为依赖,又不像英、法一样拥核,没法像英国人那样‘硬气’。”

她认为,重启煤电的话题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环保群体的反对,但在社会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讨论空间,“现在发电是为了让国家能够继续运行下去,否则经济停滞的后果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面对眼前的危机,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日前宣布,德国将把两座核电站保留至明年4月,而不是按原计划在今年年底关闭,以确保有足够电力过冬。

欧元区经济或将陷入衰退

根据欧盟统计局(Eurostat)8月31日公布的数据,8月使用欧元的19个国家的CPI同比上涨9.1%,为1999年欧元正式发行以来的最高水平。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通胀率位居欧元区前三名,均超过20%。除能源价格小幅收缩外,其他领域价格均超过7月的价格水平。

其中,“欧盟领头羊”之一的法国通胀率约为6.5%,为欧元区最低。但由于该国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保护机制将于2022年底到期,法国人担心明年能源账单价格可能飞涨,英国发生的事将在法国重演。法国总理博尔内日前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试图安抚民众情绪,表示政府将会保留缓冲机制,不会任由能源价格飞涨。

◆欧盟将重整能源市场,以应对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危机。

欧洲国家正设法通过互助和开源计划,应对俄罗斯停止向欧洲供应天然气带来的危机。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5日与德国总理朔尔茨通话,表示法国会为德国提供更多天然气,这将让德国生产更多电力,并在用电高峰时段反过来向法国电网供电。

好消息是,在德国经济增长率为0.1%的情况下,欧元区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仍有0.7%,好于此前预测的0.2%。其中西班牙和意大利得益于两国复苏的旅游业,GDP分别增长了1%以上,法国二季度也获得了0.5%的增长。

◆2022年3月28日,西班牙马德里一男子拖着刚刚购买的液化气罐。

但据英国《金融时报》调查,欧元区的商业活动正遭遇去年2月以来最严重的收缩。欧洲央行官员表示,如今欧洲需要更强有力的货币紧缩政策来防止通胀失控。加之今夏欧洲高温干旱,德国莱茵河水位下降导致航运受阻。多种因素叠加,外界担心欧洲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解决能源危机显然是挽救欧洲经济的重中之重。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经济学家塞思·卡彭特(Seth Carpenter)认为,今年年底,欧元区经济料将增长乏力;预计欧元区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出现衰退。此外,由于欧洲央行一心一意关注通胀,在有确凿数据显示经济收缩或通胀正常化之前,欧洲央行可能不会停止加息。这意味着高通胀和流动性紧张的经济逆风不会很快在欧元区消散。

英国《卫报》经济编辑拉里·埃利奥特(Larry Elliott)发文称,当下欧洲的衰退并非“是与否”的问题,而是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问题——想要终结这一切,要么利用这场危机,加快从化石能源转型的步伐,但这需要时间;要么找到结束俄乌战争的方法,但目前没有一方愿在外交上做出有意义的尝试。

“对欧洲各国政府来说,剩下的唯一选择是拿出一揽子方案来救助消费者。无论何种形式,都需要持续、大规模的支持。”埃利奥特写道。

(应受访者要求,张潇云、李瞬、青山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